•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81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114号
    • 发布机构:科技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3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第2025112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时间:2025-07-24 10:08

    致公党界别活动小组:

      《关于提升我市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建议》(第20251124号)收悉。我局作为分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致公党界别活动小组《关于提升我市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建议》围绕加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出了很好的借鉴,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与提案人沟通,并结合部门职能,梳理了相关的措施和成效,有关建议将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吸纳。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我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一是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组织实施未来领域科技重大和重点项目,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鼓励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产出更多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实现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加速推进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的创新支持助力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如艾德生物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状态评估方法(GSS算法)打破国外专利垄断,生物材料龙头企业当盛新材依靠自主创新,成为世界第二家、中国第一家掌握闪蒸法非织造布全套技术、实现商业化量产的企业,打破国际化工巨头近六十年的独家垄断。此外,市科技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在农业领域实施长周期种子种苗项目,推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

      二是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医疗机构和高校院所、企业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将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大博医疗依托创新联合体,联合中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成功入选工信部生物医药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榜单。支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厦门市肿瘤与衰老表观遗传转化研究联合实验室,支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厦门长庚医院和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厦门市干(体)细胞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推动各主体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应用新机制,形成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产业链配套体系。

      三是支持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全省首创厦门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口岸监管延伸、一站式通关流通、审批手续办理和全程冷链物流监控服务,实现生物材料通关效率提升和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全省首创开展进境出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优化进境出境特殊物品的全流程监管水平,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四是政策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推动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加大政策扶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厦门市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坚持普惠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出台《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若干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规上工业、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按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等普惠支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加快建设金砖科创孵化园,布局创新飞地助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创新飞地”。在北京中关村建设首个“创新飞地”—厦门科学城(北京)创新成果培育基地。该基地是厦门市结合自身需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的跨区域创新合作平台、项目孵化平台,有力推动了厦门市与北京地区知名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及商协会的交流与互动,引进科技领军企业和优秀人才参与厦门科学城建设。截至目前,创新飞地已储备4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个项目签约入驻,6个项目在厦落地。此外,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牵头的“心苗”访问学者计划项目,于2022年底启动,面向全球招收青年心血管专科医师来厦培训,旨在培养优秀心血管专科人才,助力全球心血管诊疗水平提升,同时助力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与技术出海。

      二是在金砖轮值主席国巴西成功举办专场展示和推介活动,同时于今年6月启动“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大赛金砖赛道,在莫斯科、巴西利亚等9个赛区开赛。推动中伊合资内燃机环保创新技术、中俄合作小麦麸皮项目、中巴新型光学脑机接口穿戴、金砖交通创新研究等8个项目注册落地。金砖活动为跨境产业链合作打开渠道。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当前我市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韧性仍有待增强。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加大力度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产业韧性。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本地产业链发展韧性

      持续发挥科技政策组合拳作用,修订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地位,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等内部研发机构。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优势研发机构等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组织联合攻关“卡脖子”难题。

      (二)拓展技术源头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持续优化科研组织形式,瞄准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挖掘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常态化开展“技术源头掘金”行动。拓展“创新飞地”布局,办好“苏颂杯”金砖赛道。进一步拓宽资源渠道,吸引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厦门。

      领导署名:王  达

      联 系 人:吴晓铭

      联系电话:0592-2021725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隐私保护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5号闽ICP备20014390号-3

      地址:厦门市虎园路2号 邮编:361003 中文域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