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80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113号
    • 发布机构:科技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3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4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7-24 10:06

    致公党厦门市委:

      《关于推动我市养老助残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0254143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卫健委、市残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我国康复辅具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将康复辅助器具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生物医药是厦门市“4+4+6”现代产业体系四个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康复辅助器具也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我市高度重视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医康养护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致公党厦门市委提出推进产业规划、技术攻关、人才培育和政策支持等工作四点意见,为我市养老助残康复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局和市卫健委、市残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高度重视,积极与提案单位联系沟通,认真研究,梳理建议,总结归纳,将在工作中积极吸纳接收并进一步完善。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产业规划与创新载体建设

      一是将康复辅具等健康器材纳入“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布局数字健康器材等健康领域方向,围绕康复、养老、健身等多样化的大健康需求,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理疗康复、家庭照护设备与设施、运动健身器材、健康护理产品等。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在数字健康器材领域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康复、养老、健身等方向形成了特色。2023年该领域产值已近300亿元。其中,助听器、矫正器、家庭无障碍辅具等康复辅具关键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技术积累。二是支持创新载体建设。市残联联合清华海峡研究院共建智能康复研究室,推动产学研协同,并依托智能康复研究室开放医疗康复机构安全可控的数据,加速科研成果孵化。

      (二)推动技术攻关、产业合作与成果转化

      一是市科技局在未来领域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AI大模型研发和赋能型AI技术研究及应用”方向,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康养、智能制造等领域支持AI赋能产业应用,对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二是推动医工交叉创新,支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厦门理工学院建立康复机器人临床验证中心,加速技术迭代;三是指导举办2023年举办厦门台湾康复科技辅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及2024年智能科技辅具产业国际交流对接会,吸引企业落地,提升产业集聚度。四是市残联加强知识产权转化服务,助力企业向“专精特新”升级。

      (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我市出台《厦门市生物医药人才项目实施办法》,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发展,强化智力支撑;市人社局联合厦门医学院推动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技能等级认定并开发专项培训课程,同步鼓励职业院校增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扩大专业人才供给;市残联持续实施基层联络员年度培训计划(年覆盖1200人次),强化社区康复服务能力。通过“职业认证+学历教育+基层实训”三轨并进,为康复辅具产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社区服务的全链条人才支撑,加速适老化产品创新与应用落地。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通过建立主管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协调机制,支持学校在养老机构设立教学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养老机构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支持,积极探索“定向委培”“订单式联合培养’等人才模式。

      (四)优化政策与服务支撑

      厦门市近年来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科技局落实《厦门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康复辅具相关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2024年兑现64项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资金4120万元,涵盖轮椅、助听器等产品,如支持安维车件(厦门)有限公司的“手动轮椅车”项目;2025年2月,市政府印发《厦门市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厦府规〔2025〕1号)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面向老年群体的康复辅具、护理产品、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等产业,支持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品申请医疗器械注册,对符合研发费用补助政策的企业研发投入予以补助;为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25年4月我市再度出台《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厦府规〔2025〕1号),聚焦研发创新、临床试验、检验检测、审评审批、入院应用等全流程关键环节,建立多部门协同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并加快新优药械推广应用。市医保局2024年12月将吞咽康复训练、四肢联动康复纳入医保支付,并将家庭共济账户扩展至助听器、轮椅等辅具,同步探索长护险覆盖非治疗类辅具的本地化路径;同时全市正筹建对接"i厦门"的康复辅具租赁服务平台,通过"研发激励+医保扩容+租赁普惠+长护险补充"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切实降低老年人及残障人士使用成本,推动康复辅具普惠可及。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我市养老助残康复辅具产业目前存在专业人才短缺、医保支付限制、数据共享机制以及高端辅具研发企业数量不足有待完善等问题,我局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牵头单位,下一步将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同,会同相关部门,针对产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着力破解,推动康复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修订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强化政策协同;二是持续跟进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争取治疗性辅具纳入试点;借助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扶持政策, 设置区级老年用品展销体验店。

      (二)深化人才引育。推动厦门医学院开设辅具适配认证课程;鼓励我市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人员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辅助技术咨询师技能等级证书。

      (三)支持技术攻关。支持康复辅具领域人机交互、智能假肢等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公立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康复辅具临床运用数据研究,推进康复辅具的智能产品研发。

      感谢您对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达

      联 系 人:林楚璇

      联系电话:2021801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隐私保护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5号闽ICP备20014390号-3

      地址:厦门市虎园路2号 邮编:361003 中文域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