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79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111号
    • 发布机构:科技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2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6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7-23 15:40

    王东红委员:

      《加快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发展先行区的建议》(第20254067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基因与生物技术产业是我市“4+4+6”现代产业体系中未来产业的重点培育方向之一,2023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等前沿新兴技术。此次《建议》提出我市细胞与基因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应用混乱、产业专项支持不足等弱点。我局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积极与委员联系沟通,认真研究、梳理建议,总结归纳相关产业发展中采取的措施和推进情况,并提出了今后推动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推动细胞与基因产业特区立法及相关工作

      1.推进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工作。为规范有序地发展细胞和基因治疗前沿技术,推动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局于2023年启动细胞与基因产业立法课题研究,联合火炬生物医药孵化器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考察产业现状,完成《细胞和基因产业立法探索项目研究报告》。2024年我局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入立法备选项目,组织相关部门赴天津、北京、深圳、长沙调研细胞和基因产业政策与监管机制,形成条例初稿后经两轮意见征询及专家论证会修订完善。2025年我市将《条例》列为正式立法项目。我局牵头组织《条例》编写和修订工作,并会同市人大共同赴天津、上海、深圳调研学习先进地区产业发展与立法经验,进一步对我市《条例》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征求各部门意见,将于今年提交审议。

      本次《条例》紧紧围绕细胞产业的全链条发展需求,对照衔接上位法的顶层设计,从技术创新、伦理规范、生物安全、市场监管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为厦门经济特区细胞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效能。我市围绕“4+4+6”现代产业体系进行投资布局,先后支持设立厦门市产业投资基金、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充分发挥基金“汇聚产业、汇聚资本、汇聚效益、汇聚人才”的作用,为包括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和股权投资生态。2025年,我市出台《厦门市运用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强力推进产业项目攻坚行动,通过用好政府投资基金、培育耐心资本,支持建设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推动专业园区建设

      1.支持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我市围绕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布局需求,以海沧区为核心区,通过市区政策叠加等措施促进产业集聚,构建较为完善的“创新研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孵化与培育体系。同时引导各区错位发展,培育火炬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科学城等生物医药产业专业载体。厦门生物医药港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聚焦创新药与特色仿制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基因与生物技术、高值保化品、生命科学工具与服务等发展方向。火炬生物医药孵化器重点布局心血管健康器械、细胞基因治疗、医疗设备三大核心产业集群,构建“产学研医检”五位一体的创新体系。

      三、推动先行试点方面

      一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领域。近年来我局加强对未来产业领域的项目扶持,设立前沿战略材料、人工智能、基因与生物技术等方向的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二是搭建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双自联动”效力,支持厦门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该平台是福建地区唯一此类平台。2025年,我市出台《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支持和推动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辐射带动厦门、闽西南及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是推动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提升创新效率;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保障安全可控;支持临床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监管科学与产业需求的动态适配,例如探索AI赋能审评、通用型CAR-T技术标准等前沿领域。

      四、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方面。

      建立政策宣传长效机制,我局不定期深入各区(园区)和企业宣传产业政策,重新梳理产业政策,明确优惠措施、申报条件、程序、受理部门和联系方式,方便企业全面了解和用足用好各类产业政策,并及时、规范地进行申报,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效用。今年4月,我市出台《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我局第一时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召开3场政策辅导会、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并充分享受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先进技术平台。我局支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厦门市细胞治疗中心,打造集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产业应用于一体的区域性技术平台,聚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免疫细胞治疗两大方向。二是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获批传染病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疫苗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支持产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圈。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等,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基因与生物技术是厦门市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目前存在法规滞后技术发展速度,市场应用不够规范、技术力量偏弱等问题。我局作为产业牵头单位,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破解,推动产业发展。

      下一步,一是加快推进《条例》出台。二是加强科技政策支撑。持续支持基因与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领域科技攻关。三是持续优化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拓展生物材料特殊物品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四是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对质量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患者使用安全。五是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六是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支持高校院所、医疗机构与企业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协同创新机制。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王  达

      联 系 人:钟恒凯

      联系电话:2021801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隐私保护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5号闽ICP备20014390号-3

      地址:厦门市虎园路2号 邮编:361003 中文域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