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61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92号
    • 发布机构:科技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04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6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7-07 09:49

    郑琦琳委员:

      《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创新 打造“海丝”创新第一站》(第20251063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委台办、金砖办、市场监管局、发改委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厦门、漳州、泉州作为福建省闽南“金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通过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深化两岸科技合作、融入“海丝”战略,逐步成为引领福建乃至东南沿海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10月习近平在厦门考察时强调,厦门要勇敢担当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发挥好对台的独特作用,担当对台、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的科技合作中的排头兵,也要勇当海西城市圈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推进厦漳泉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一是推动规划统筹一体化。推动集美区—漳州长泰区、海沧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翔安区—泉州南安市等毗邻区加快融合发展。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泉片区和厦门科学城,积极共建科创平台,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2024年,厦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新建企业研发创新中心126家,嘉庚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28家,翔安创新实验室研发成果创造营业收入近200亿元,挂牌成立鹭江创新实验室。三是促进产业园区共建发展。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高标准建设厦漳经济合作区、厦泉经济合作区,推进产业双向有序转移,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2024年,厦漳经济合作区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78.01亿元,累计投产企业81家,实现产值61.96亿元;厦泉经济合作区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67.11亿元,累计投产企业92家,实现产值79.41亿元。

      (二)加强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在科技部港澳台办公室大力支持下,我局与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两岸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自2016年以来,该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十届,形成了常态化、品牌化的高端交流平台,吸引了近百个台湾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厦门,有效促进两岸创新要素深度融合。2024年第十届两岸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首次获央视新闻(CCTV-4)报道,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4年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于12月9日至10日在厦门成功举办。700多位两岸工商界人士参会,围绕“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主题,就推动两岸工业互联网创新、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创新两岸金融服务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两岸标准领域共通进程加快。2023年6月,厦门率先上线大陆首个“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截止目前,收录两岸现行有效标准信息29万余份,涵盖食品安全、冷链物流、建筑工程等领域,汇聚两岸政策措施合标准化信息,并首创“两岸标准智能比对功能”,实现指标差异快速查询,平台服务超23万人次。

      积极推进厦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厦门知识产权交易展示平台、金砖创新基地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厦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为1461家企业提供专利托管服务,托管专利总量达53,542件;厦门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服务平台线上网站采集录入专利信息32万余件,线下展厅同步开设四个展区,重点展示我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专利技术应用场景及高校院所转化项目,已入驻展示项目176个;金砖创新基地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已收录全球专利数据1.6亿条(包括标准必要专利15万余条)、商标数据5千万条。

      (三)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推动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建设。金砖科创孵化园致力于推动金砖国家间高校院所、大企名企、科技合作组织等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促进创新成果在金砖国家间广泛、有序的转移转化。线下载体按照“1+2+N”模式创新规划,设立1个综合服务中心,打造2个示范园区+N个特色园区,并适时设立境外分中心。自揭牌以来,金砖科创孵化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首个示范园区已挂牌,成立了孵化园国际咨询委员会,完成科技部交办的金砖轮值主席国成果展示暨孵化园推介活动。累计举办23场科创项目路演、金砖协作交流等活动,储备7个意向落地项目。金砖科创孵化园与南非金砖国家智库研究院、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6家金砖创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巴西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项目“Cozterra科实碳纳”等3个成果转化创新项目来厦落地注册企业。

      (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ONC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设。2024年,ONCE计划合作网络覆盖全球35个国家104家机构,构建“总部+基地+全球分中心”的国际合作体系。主导提出全球首个海洋领域碳中和国际标准提案《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总则和要求》,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立项。同步推出《海洋负排放》系列教科书、《宜居地球》多语言课程等教育成果,深化全球知识共享。年内成功举办多项国际会议,包括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卫星边会、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海洋负排放经济论坛”、ONCE计划第三届开放科学大会,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边会,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下步工作计划

      充分发挥厦门在人才、科技、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禀赋优势,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厦漳泉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一)多渠道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一是继续以两岸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等平台为抓手,重点策划系列厦台科技界对接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厦门对台科技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动。二是进一步发挥在厦高校院所的作用,鼓励加大对台学术、研学等交流合作。三是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战略部署,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引育,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应用体系建设。

      (二)加快金砖科创孵化园建设。尽快出台金砖科创孵化园专项政策,力争引进院士级人才团队,推动落地一批示范性科创项目。拓展金砖孵化园协作网络,依托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汇聚金砖及“金砖+”前沿创新成果及专利数据,促进国内企业与金砖国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产业项目合作。

      (三)推进ONCE计划入轨实施。持续完善海洋负排放大科学(ONCE)计划整体实施方案,制定地方组织保障措施,开展海洋负排放工程示范应用。ONCE计划正推进在厦注册国际海洋负排放组织,设立国际合作基金,助力厦门打造“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国际海洋科学中心,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曹伟民

      联 系 人:李鸿冠

      联系电话:2027033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7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隐私保护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5号闽ICP备20014390号-1

      地址:厦门市虎园路2号 邮编:3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