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53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76号
- 发布机构:科技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5-09
费薇代表:
《关于推动厦门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第0134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厦门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厦门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厦门科学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助力厦门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三年上升31位,跃升至第72位。您在建议中提出从平台建设、空间拓展、区域互补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厦门科学城在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的效能,塑造赋能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创新引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收到建议后,市科技局会同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铁指办等单位认真研究,梳理工作情况、有序推动落实。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争取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的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事宜,并将率先融入、积极承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作为重点任务纳入2025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高标准推动落实。二是成立专班。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福建厦门)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和沟通联络、平台建设与政策、资金保障、载体空间保障4个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全力推动各项争创工作。三是强化联动。专项工作组办公室依托火炬管委会开展日常工作,负责统筹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福建厦门)的建设工作,专班工作组建立工作会议机制、常态化协商机制、定期报告机制和工作督办机制,确保工作压实推进,尽快争取转移转化中心顺利落地。
(二)关于加快科学城空间扩展和延链补链的建议。2022年2月,由市资源规划局牵头、市地铁办、轨道集团等单位组织开展编制的《轨道交通6号线集美至同安段综合开发(TOD)策划规划》,并于2023年9月4日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其中,西湖片区是该策划规划四个重点片区之一,策划定位为TOD溪谷未来城,公园生活示范区,依托TOD激活西湖生态基底,植入产业,打造同安新、老城休闲活力生活中枢。围绕地铁及BRT站点核心区高密度开发,融合商、住、办、酒、公等多元复合业态,土地立体利用,并引入空中云台,打造24小时活力目的地,可有效地服务保障科学城的科技研发人才,做好产业配套服务支撑。结合策划规划方案,目前轨道交通6号线西湖村站已完成主体建设,并做好地铁站点的接口和通道预留,可以保证与未来TOD开发的无缝衔接。
(三)关于加强科学城配套提升和区域互补的建议。
1.交通配套方面。一是开展深入调研,由市交通局牵头开展同安进出岛通道和同安大道(海翔大道—滨海西大道段)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在根据相关片区规划情况进行方案深化。同安区联合市交研中心策划科学城环东片区交通提升方案,待方案成熟后将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推动。二是推动主干道完善,完成海翔大道与滨海西大道衔接段的提升改造工程,科学城片区可通过海翔大道实现与岛外各区的联系。三是推动微循环完善,通过完善公交站点布局、优化公交线路、加密高峰期公交频次等措施,在厦门科学城片区布置公交网络,目前智谷、云谷、创谷分别有11条、5条、6条公交线路服务对应片区,相关线路可辐射周边BRT站点及邻近片区,极大地提升了科学城环东片区公交出行需求。
2.住房配套方面。一是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在厦门科学城周边已筹集和建成面向“新市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共44个、房源21705套(间),尚有在建项目31个。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人才和在厦稳定就业无住房职工,可由单位集体申请的方式配租市级公共租赁住房,按照市场租金标准计租并予以30%的租金优惠。二是实施大学生“5年5折租房”,面向2021年1月1日后新在厦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提供“五折租房”优惠,租金补贴标准为集美每年6000元、同安、翔安每年5000元,最长保障期限可达5年,近年来,已为在厦门科学城周边的集美、同安、翔安工作的人才发放租金补贴1.28亿元,惠及青年群体4.3万人次。三是让高层次人才“住得好”,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安居政策,将面向本市高层次人才配售的人才住房体系从现有保障性住房体系分离,双规并行,安排地铁社区房源,销售价格按照市场评估价的45%确定,目前,厦门科学城周边建成面向高层次人才房有官浔人才公寓、东园保障房等4个项目。
3.商业配套方面。一是积极提升基础商业,智谷园区已入驻银行、餐饮、便利店、文印等商业50余家,云谷、创谷、厦大科技园等核心园区正在加快补足基础商业配套。二是打造标志性商场,阳光小镇、欧洛丽雅等商场正逐步提升,厦门岛外首个设在产业园区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厦门同安爱琴海购物中心于2024年9月正式开业。三是丰富酒店业态,已布局并运营的酒店有特房波特曼酒店、美居酒店、万豪酒店、万丽酒店、全季酒店等,为厦门科学城片区商务出行和旅游度假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会同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各行政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厦门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一)持续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充分发挥创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福建厦门)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完善厦门中心建设方案。同时,按照“边创建边推进”的工作原则,同步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积极策划增量项目,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挖掘在厦高校院所、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等创新成果资源,推动成果对接。充分发挥厦门科学城的“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标杆孵化器+未来产业园+创新飞地”全链条产业孵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支持“先使用后付费”、“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等创新模式的应用,推动全国高校前沿科技成果在厦门转化落地。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协同各区、各职能部门统筹布局研发、中试、商业、人才公寓等功能空间,优化市政等基础设施供给。持续优化云谷、创谷等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及功能,支持爱琴海购物中心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科学城及周边加快建设、投用、储备一批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结合周边片区路网规划和交通需求,持续推动滨海西大道中央隔离护栏改造工程、集美大道(集美大道-海翔大道段)等项目,加快地铁4号线和6号线集同段建设。推动市教科院同安校区、五缘湾学校同安校区、厦门大学附属学校等市直属学校尽快建成投用。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孔曙光
联 系 人:饶秀文
联系电话:0592-2021806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人大提案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