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查-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36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58号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9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205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时间:2025-04-30 17:49

市海洋局:

  《关于完善海洋高新区建设产研融合高质量筑造海洋产业的建议》(第20252058号)收悉。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面向提案中关于“加强产研融合高质量筑造海洋产业”的核心内容,梳理我局配合推进厦门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进展与短板,结合现有政策框架和科技创新实践,在工作中充分吸纳代表建议。

  二、措施与成效

  (一)激活创新动能,打造企业创新矩阵。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分层培育体系,近两年来海洋领域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涉海上市企业总数达11家。2022年涉海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4.5%,全年授权专利298项。创新“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协作模式,探索“揭榜挂帅”攻关机制,2023年围绕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发布17项技术需求榜单,吸引高校科研团队参与攻关,其中金达威“海洋工具酶规模化制备”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

  (二)打造产学研协同生态,提升创新效能。推动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实现新发展。实验室聚焦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布局十大重点研发任务,吸引产学研团队联合攻关。积极配合建设国家级海洋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三)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全球资源链接渠道。结合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计划),推动“国际海洋负排放组织”设立,并依托厦门国际海洋周、APEC海洋中心等平台,强化与金砖国家、东盟等区域的科技合作。通过中国国际投洽会、ONCE开放科学大会等活动,向国际推介厦门海洋科技优势,吸引全球龙头企业参与产业链合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目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后续,我局将持续配合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加快厦门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并协同支持部省市共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加快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建设。

  推动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全面投运,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深海探测、海洋药物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领导署名:曹伟民

  联系人:诸姮

  联系电话:0592-2021860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隐私保护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5号闽ICP备20014390号-1

    地址:厦门市虎园路2号 邮编:3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