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05-12-00-2025-032
- 备注/文号:厦科函〔2025〕51号
- 发布机构:科技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8
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科技助力减污降碳 协同创新建设“无废城市”的建议》(第20255020号)收悉。现将我局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市科技局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通过支持开展科技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举措,不断提升“无废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农工党厦门市委在提案中提出持续推进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低碳技术解决方案研发等建议,我局均进行认真研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吸纳并不断推进落实,助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措施与成效
(一)支持减污降碳等领域技术攻关
我局以科技项目支持涉减污降碳方向的科技攻关,于2022年立项支持“多源低值可回收生活垃圾智能分选关键技术开发及成套装备示范应用”项目,项目总投入总金额190万元,财政资助金额50万元。目前,龙门岭分选厂的示范性生产线已经运行了三年,生产线运行状态稳定,可以根据不同的进料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每日处理50吨以上的生活垃圾,保证充足的处理量。在产线稳定的同时,项目积极拓展新的方法及其产业化道路,积极推进视觉+光谱+3D等信息融合的多模态检测算法及设备的批量产品化。国产多模态设备将极大减少更精密分选的成本,大幅提升国产产品的地位及市场占有率,提高垃圾分选的覆盖范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支持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和支持嘉庚创新实验室(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作为能源材料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嘉庚实验室着力攻克氢能等低碳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推动低碳技术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系列成果。2024年,嘉庚实验室荣获第三届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百万美元唯一金奖,研发的低铱高电流密度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入选福建省能源领域节能新产品推广目录(全省仅4项)。在产业化推进方面,在漳州建成国内单体功率最大测试基地之一—12MW电解水制氢装备测试基地,在航空产业园建成年产5万平米阴离子交换膜连续制膜中试产线;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等多个央国企订单。在示范验证方面,联合链主单位省能化集团获批“福建省(古雷)绿氢中试基地,打造可再生能源-绿氢-化工与交通应用场景。
(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出台《厦门市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上下游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科研力量开展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建设内部研发机构、转化应用高质量科技成果,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大相关领域科技投入,组织实施相关科技项目。二是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中试平台。三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成果对接洽谈。四是设立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支持。
领导署名:曹伟民
联 系 人:潘松峰
联系电话:2916723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