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嘉庚创新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翔安创新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举行。会议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实验室理事长伍斌主持,厦门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实验室副理事长叶碧海,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实验室常务副理事长庄荣良,厦门大学副校长、实验室常务副理事长尤延铖及其他理事会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嘉庚、翔安创新实验室2024年建设进展报告,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财务决算、2025年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及其他重大事项。各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交流并提出建议。
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院士汇报了实验室五年来的科研成效成果,目前已探索了一条跨学科、跨单位协同攻关的有效路径,正逐步成为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标杆。实验室建立了从项目群到研究院的递进式科研攻关模式,构建了“小核心、大外围”的创新生态,在氢能、未来显示、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孵化28家高技术企业,累计吸引外部投资近7亿元,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嘉庚力量。
翔安创新实验室主任夏宁邵院士向理事会详细汇报了实验室2024年取得的重要进展。他表示,在省市校三方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基础建设顺利完成一期工程;HPV九价疫苗、鼻咽癌早诊试剂等重要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传染病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特长型高能级平台稳步推进,已初步形成能够支撑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及转化的平台支撑体系。今后,实验室将致力于畅通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循环,努力打造研发体系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创新高地,补齐创新和转化链条短板,支撑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荣书记代表厦门大学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直以来对两家省创新实验室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实验室目标导向明确、体制改革探索、人才引进利用等方面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实验室探索了一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他希望,嘉庚创新实验室进一步打造战略性新型孵化器,深化基础研究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好1-10和10-100阶段的持续推进,深入推进“环厦大科技创新圈”建设;翔安创新实验室能够更加努力地做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育,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推动更多具有特色的技术和产业走出国门,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他表示,厦门大学将继续助力实验室产出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构建校企地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更多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场景,为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叶碧海副厅长指出,省创新实验室肩负着服务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省科技厅将按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和厦门市、厦门大学一如既往支持实验室的建设,为实验室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同时,希望实验室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产业发展需要,加速产出更多核心科研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培育更多优质企业,有效提升规模化的产业化效益;要加强人才引育,建立多元化用人模式,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硬激励”与“软环境”并优,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要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实验室“自我造血”能力,树立开放创新意识,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推动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伍斌市长首先对省实验室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推动科技成果和产业成果深度融合,实验室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上,走在全省前列,做出表率。他要求,嘉庚创新实验室一要更大力度开展科研技术攻关,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二要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地;三要助力产业项目攻坚,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地;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荟萃地;五要创新运行体制机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引领地。他建议,翔安创新实验室一要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策源地,加强与各平台协同联动,引育更多高层次人才;二要畅通高效能成果转化全链条,充分发挥好新成立的基金会和科技公司的作用;三要形成高能级的项目聚集地,作为厦门市的智库,努力挖掘更多优质项目;四要与厦门市有关部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共同推动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繁荣发展。最后强调,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全力为实验室发展创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