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 录播时间:2016-11-30 09:00 - 2016-11-30 11:00
  • 嘉 宾:市地震局局长毛松林
  • 地 点:市政府办公厅
     主持人[2016-11-30 09:03:00]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为推进各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国大中城市的地震应急能力,促进城市建设与应急减灾能力的统筹发展,完善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今天,我们邀请到厦门市地震局局长毛松林先生做客政府网,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

     

     
    主持人[2016-11-30 09:04:00]

     

      毛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市政府网站。

     

     
    毛局长[2016-11-30 09:04:00]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2016-11-30 09:04:00]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谢谢!

     

     
    毛局长[2016-11-30 09:05: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灾害事件,按照规划和相关标准建设的可用于居民应急疏散、避险和临时生活安置的安全场所。

     

     
    主持人[2016-11-30 09:06: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有哪些功能?

     

     
    毛局长[2016-11-30 09:09:00]

     

      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国家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综合考虑临时性和永久性的需要,以满足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运行功能为原则,合理进行功能设置。

      一是Ⅲ类基本设施配置: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助站、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简易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

     

     
    毛局长[2016-11-30 09:11:00]

     

      二是Ⅱ类一般设施在Ⅲ类设施配置基础上增加:应急物资储备室、应急消防设施、应急指挥管理中心。

      三是Ⅰ类综合设施在Ⅱ、Ⅲ类设施配置基础上增加: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

     

     
    主持人[2016-11-30 09:12:00]

     

      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是什么?

     

     
    毛局长[2016-11-30 09:15:00]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现代城市免遭灾害或将灾害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紧迫任务。从汶川大地震后受灾群众紧急疏散转移的情况来看,在大城市组织数百万居民紧急疏散到几十公里外的乡镇,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此外,在汶川、玉树地震之后,社会民众对自身的地震安全问题更加关注,因此,在市区、城市周边和近郊建设一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成了当前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内容。

     

     
    毛局长[2016-11-30 09:19:00]

     

      厦门是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经济特区之一,城市化程度发达,人口相对集中,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与俯冲带地震地质条件不同,它处于板块内部,区内发育长诏和滨海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以及九龙江下游北西向活动断裂,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我市受到多次周边强震的破坏影响,而且距离台湾强震高发区较近,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将造成极大破坏,和大量需要疏散和避难的群众。因此,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既是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也是我市客观现实的需要。

     

     
    主持人[2016-11-30 09:19: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都考虑哪些因素?

     

     
    毛局长[2016-11-30 09:21:00]

     

      按照国家制定的《城市规划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等法律法规,按照“全面覆盖、安全便捷、整合资源、强化功能”的原则,结合厦门城市发展格局和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分布的实际情况,厦门市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过程中,制定了以下要求:

      第一,要充分考虑城市已有或拟建的场址,重点选择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区域。

      第二,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

     

     
    毛局长[2016-11-30 09:22:00]

     

      第三,远离高层建筑物、高耸建筑物的垮塌范围。

      第四,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避让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

     

     
    毛局长[2016-11-30 09:25:00]

     

      第五,远离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处、危险化学品仓库及高压输变电线路走廊等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区域。

      第六,应有两条以上不同的、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相连接的疏散通道,其宽度、坡度及转弯半径应达到城市道路次干道的要求,以居住区、学校、大型公共建筑等人口相当密集区域,半个小时内步行到达为宜,保障避灾群众可快速、无阻到达避难场所。

     

     
    主持人[2016-11-30 09:26: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主体是谁?

     

     
    毛局长[2016-11-30 09:28:00]

     

      2011年4月,市政府召开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工作协调会,通过了我局提交的《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由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在场地的业主单位负责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由市地震局负责建设的技术指导、检查和验收,验收通过后统一设立标识牌。

     

     
    主持人[2016-11-30 09:29:00]

     

      目前我市已建成多少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毛局长[2016-11-30 09:32:00]

     

      2011年,我市把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42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中思明区13个,湖里区8个,集美区6个、海沧、同安、翔安各5个。

      2015年,我市着手在各区的中小学校新建40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中,思明区和湖里区各8个,岛外四个区各6个。这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利用了规模较大的公园、广场、绿地、学校等空旷处进行建设。这82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现了无缝覆盖全市。一旦地震灾害来临,厦门可以临时安置数十万受灾群众,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向住所遭到地震破坏的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等保障,起到迅速安置灾民的作用。

     

     
    毛局长[2016-11-30 09:35:00]

     

      每个避难场所都配套建设了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助站、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简易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设施。应急避难场所的供水、供电系统都是独立的,可以保证大震到来时,即便全市的供电、供水系统受到破坏,也能够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应急指示标志,市民很难发现这些设施,因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设备都是“即插即用”式的,相关设备或埋于地下,或藏于近处的仓库,随用随取。

     

     
    主持人[2016-11-30 09:36:00]

     

      民众进入公园后,为什么看不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影子”?

     

     
    毛局长[2016-11-30 09:37:00]

     

      看不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影子”才是理想的做法,因为,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各项功能、设施完全融入到公园景观之中,既与城市建设、人文社会相结合,又不失避难场所的作用,是最佳设计和建设。

     

     
    主持人[2016-11-30 09:38: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后,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毛局长[2016-11-30 09:42:00]

     

      一是日常运行维护与管理,保证各项功能处于良好状态。

      二是抓好宣传演练,提高知晓程度。加大对市民的应急避险宣传教育,是提高市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增强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每年“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市地震局借助各种宣传载体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使避难场所覆盖的居民熟悉疏散路线,提高广大市民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我局专门把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范围等信息和地震科普知识、急救知识等内容进行整合,编印了《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南》,向群众免费发放,使群众熟悉疏散路线、功能区位置以及地震应急时可以获得的救助等,使地震应急避难场的功能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毛局长[2016-11-30 09:47:00]

     

      四是研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南(疏散路线引导)应用软件。该系统以普通pc和手机微信为入口,以地图和动画等易接受的方式展现“地震的发生到大众如何进行自救、互救,前往应急避难所”的完整流程,以简单、及时、普遍、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地震科普知识,为市民提供前往避难场所的实时导航和相应的应急提示信息。

      在pc机或手机进入系统后,一个造型伶俐可爱的三角梅娃娃就跳了出来,她会提示你选择“察看避难场所分布图”或“学习地震知识”。当你点击前者,一张全市地图就呈现在手机屏幕上,82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都清晰标注出来。再点击“我附近的避难场所”,三角梅娃娃就会指引你前往最近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还规划出抵达的路线。在你前往避难场所的路上,她还会介绍相关应急避险知识。进入应急避难场所后,卡通人物还会像小主人一样,介绍内部的功能分区,让使用者迅速熟悉应急避难场所。

     

     
    主持人[2016-11-30 09:48:00]

     

      未来,我市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还有哪些规划?

     

     
    毛局长[2016-11-30 09:51:00]

     

      灾难的预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虽然目前我市已建成的8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覆盖全市各区,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依据我市所处的地震地质条件和震情,从降低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的角度,未来我们将在新城区和城市规划区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城市广场、文化体育场馆、公园、绿地等场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再建设与我市发展相适应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主持人[2016-11-30 10:00:00]

     

      非常感谢毛局长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访谈已结束,谢谢参与。
系统链接: 厦门市科技局企业统计直报系统 国高市高小巨人名单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350200003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5号闽ICP备20014390号-1

地址:厦门市虎园路2号 邮编:361003